诗歌的本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9:10:56
诗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是不是就是一段话,故意去掉几个词语,然后分成一句写下来,就是诗歌?
诗歌的出现,是不是因为语言能力不足,导致无法用完整语言表达感情,从而用含糊语言留下含糊韵味让读者含糊理解的体裁?
例如,下面这段话:
琴声再次响起,亦扬亦挫,深沉,婉转而不失激昂。而老人眉宇间的淡然老人的一曲《二泉映月》让午后似火的骄阳变得像如水的月光一样婉约,那一刻,身边全然没有了人声的噪杂和汽笛声的刺耳,留下的只有安详静谧的月光和淙淙流淌的泉水声,而老人眉宇间的淡然更是让人心静如泉水,如月光。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
我可以改成诗歌。。。
琴声,响起,
亦扬亦挫,
骄阳,午后,
如水如织。
我目光穿梭,
留下身边的,
那是安详静谧的月光,
那是淙淙流淌的泉水声,
嘈杂之中,
渐渐的,默默地,
倾诉......

诗歌难道就是这么个垃圾东西?

要论诗歌的本质,是情的回音,
语言文字不过是一个载体
像你这样改我不认为这是诗歌,
诗歌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要有韵,才能体现诗歌与散文的区别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的语言,和谐的音调表达真实情感的一种方式,
不是随便抽调几个词把句子缩短就是诗的。
这样的东西在外行看来很像是诗的,但狗尿苔确实不是蘑菇。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罢了,
重要的是内涵,是诗人的所见所想以及他想传达的内容,
而解读诗歌本身又是主观的,
所以我觉得,写诗的人写自己的内心,读诗的人读自己的内心,
倘若大家有共鸣,那再好不过,那是知音,
没有同感,那也太正常了,没必要因此否定而这种表现形式。

很简单,就是心之所想所思

现在的所谓“诗人”多喜欢在某些字句上,花大功夫、大力气去琢磨,而忽略了诗歌的本质--反映人们的生活,像或真情流露,或景色描写,或事情叙述,或兼而有之。生活不是简单的加和减,诗歌就更不是如此。
我也用一首我的小诗来回答:
《写诗是为了什么》(致写诗的人及爱诗的人)

一诗人朗颂完他的文章
另几位诗人给他热烈鼓掌
台下的听众却一脸茫然----
真是好诗,就跟天书一样

台下的脸让诗人感到迷茫
他问:“写诗是为了什么?”
写诗是为了讨好美丽的姑娘
写诗是为了献给灵魂相通的知己
写诗是为了不被污染、净化心房
写诗是为了情感有发泄的地方
诗人们众说纷纭,各有主张

“写诗是为了创造美好的形像
写诗是为了引起情感的共鸣
写诗是为了表达奔放的思想
写诗是为了----
把无数迷茫的眼睛照亮”
在人群中,一个平凡人在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