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5:07:01
什么意思?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里仁⒋22』

【译文】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是因为他们以说出来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

古人把说到做不到当成是一种耻辱,我的理解,是一种对诚信的坚持,通俗点说,就是要说话算数。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说得到与做得到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不只与诚信有关,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从管理的角度来探讨说到与做到的关系,非常有必要。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在“说”与“做”上通常会有两种不良现状:一种是不以说到做不到为耻。其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的是在说的时候就明明知道做不到,只是为了讨好上级才故意那样说的,比如“几年进入世界百强”之类的豪言壮语等;有的是说归说,做归做,并没有把怎么说当成回事,比如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却都只停留在纸上;有的是说了,也去做了,但是并没有努力去完成所说的目标,比如“年销售额比前年增加百分之三十”等。

还有一种是以说到做不到为耻,但却是以故意将所说的标准降低以保证自己说到做到。比如说,明明本部门的实际生产能力可以创造一百万元的产值,却谎称只能完成八十万的产值,这样即使能完成九十万的产值,也可以向上级报告说通过努力提高了百分之十左右的效率。

比较这两种不良现状,以第二种现状的危害最大。因为第一种不良现状很容易被别人看穿,通常无法维持太久,而第二种不良状态则很有欺骗性,甚至很可能长期存在。尤其对于一些中层管理者,通常用这样“保守”的方式来为自己在上司面前维持一个好印象。

对于一个职业管理者来说,坚持以说到做不到为耻是必要的,这也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准则。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并不需要对所有的说到做不到感到可耻。因为在管理实践中,做不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需要为那些由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够或疏忽造成的做不到而感到可耻,对于那些我们主观上已经尽心尽力付出了努力、却由于某种客观的、他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没有做到,则完全不需要感到可耻。明确分开这两种做不到,我们才能正确处理好在管理中的“说”与“做”的关系。

举个例子,有两个车间,一个车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