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那么说王守仁对不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2 16:13:22
初三(上)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的
说是因为王守仁的影响,中国的读书人只注重理论,轻视实践,
丁肇中这么说到底对不对?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疼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以上两段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知精神》中,丁肇中这么评价王守仁到底对不对?

角度不同,王阳明以哲学角度思考,丁肇中以科学角度看待。

每个人的角度不同 理解也就不同

这个问题你理解错了,王阳明先生的思想正是打破这种只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他的主张是知行合一,丁肇中肯定不是这样评价他的,王阳明的思想打破了封建主义固有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后来历史上很多人物,比如海瑞,张居正,蒋介石,孙中山,心学在整个亚洲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如果丁肇中这样评价王阳明老先生,那么丁肇中肯定没学好历史,我相信丁老师不会是没学好历史的人,所以,肯定是你看错了...误解了丁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