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一文中为什么作者不提出北伐请求,而是对刘禅提出劝告和建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8:35:03
本文是诸葛亮为北上伐曹而给刘禅上的奏疏。论理应当首先提出兴北伐的请求,接着说明理由以及此次北伐的战略计划等内容。

公元 223 年十月派邓芝赴吴与孙吴重新修好,公元 225 年诸葛亮亲自南征,平定益州、永昌等四郡,安定了后方。这些都是为推进事业,出兵击魏做准备的。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元 225 年)。公元 226 年五月魏文帝——曹丕死。同年七月孙权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这正是蜀汉进击中原的良机。于是诸葛亮毅然决定出征讨伐曹魏。经过一番准备,于建兴五年(公元 227 年)三月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可是后主刘禅庸愚懦弱,胸无大志,近佞远贤,难以守成。这是诸葛亮最为忧虑的。为了开导刘禅,布置朝政,表明心意,激励众志,所以写了这个表。

此上为背景

其中说的很清楚,此表并不是为了征求刘禅是否肯让诸葛亮出征,而是诸葛亮忠于后主,为了国家大计着想而为刘禅洒下的忠言。
而且我觉得,即使诸葛亮对刘禅阐述了战略计划等内容刘禅也不一定听得懂……他的用意并不在于让刘禅了解他的实力,而是为了让刘禅经营好这个国家,教会他治国的本领吧?这才是首要的。
如果刘禅身边少了贤臣的指点与辅佐,还有作为一个帝王应该知晓的道理,那么诸葛亮怎么对得起先帝的遗诏。哦当然……即使有刘禅也把国家给丢了。

在下的小……见解……

因为刘备没死之前是刘备主持大局,但是刘备死之后,刘禅无能,诸葛亮怕刘禅误了大事所以写出师表劝解,因为当时诸葛亮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说能够讨伐曹操成功,所以他先告诉刘禅以后要怎么做,。

因为诸葛亮希望后主在他不在时,不要将国家败坏,所以对他提出这些建议.个人意见!~~~

因为当时的后主无能

大权掌在孔明手中

并不是请求后主

而是给后主交代后事 写遗书

写下自己的功劳 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7次,而提到先帝却有13次,这是为什么?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7次,而提到先帝却有13次,这是为什么? 在<<匆匆>>一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作者怎样回答? 《风筝》一文中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什么,而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林海”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认为兴安岭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大雁归来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说大雁迁徙是一种赌注? “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出师表》,作者用典意在 出师表在何时提出? 《出师表》文中最能表达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思想感情的一句是什么? 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概述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名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