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铜鼓县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1:01:03
是怎么来的?关于铜鼓的的故事一一道来

铜鼓县,位于赣西北的罗霄山脉,县城所在地永宁镇,永宁河缓缓流过,河旁有一石,色如铜,型似鼓,水击之,闻有鼓声,故名铜鼓,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修河上游,介于东径114°05′至114°44′,北纬28°22′至28°50′之间。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故名铜鼓。东邻宜丰县,南接万载县,西介湖南省浏阳县(市)、平江县,北连修水县。地形西宽东窄,略呈三角形。总面积15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7%,丘陵盆地占13%,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座,属典型的山区。全县人口14万,辖6镇3乡4个国有林场,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山区县。

铜鼓是绿色之城 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4%,居江西省之首。境内有江西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面积达4762公顷,公园内有南方红豆杉20多万株,被誉为“南方红豆杉之乡”;有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万多公顷,公园内拥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22种,被誉为“江南生物世界”;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我县9.2万亩,占全部面积的53.5%[1],森林覆盖率高达93.8%,是长江中游地区鄱阳湖、洞庭湖和江汉三大平原之间的重要“生态孤岛”。铜鼓年均气温16.2度,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cm3,被誉为“天然氧吧”。

铜鼓是福临之地 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铜鼓亲自领导和发动了举世闻名的秋收起义,铜鼓是秋收起义前委所在地和指挥中心。革命战争年代,铜鼓有2.8万多人为革命英勇牺牲,其中在册烈士1.8万多人,占江西省在册烈士的7%。毛泽东同志在来铜鼓领导秋收起义途中,不料被民团巡逻查防队抓获,他凭借机智,巧施妙计,在此成功摆脱敌人的搜捕,留下了“脚踏两省地,四元定乾坤”的传奇经历,铜鼓也因此成为一代伟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福地。目前,该县正在着手以毛泽东同志化险福地为龙头,打造“中国红色福地”。

铜鼓是客家之乡 全县人口的70%为客家人,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铜鼓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民俗别具一格。美味独特的客家饮食、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崇文尚武的客家民风独具特色;甜美动听的客家山歌还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誉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歌神,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铜鼓县坚持走 “生态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