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百姓都用什么照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4:23:07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百姓吃饭、看书都用什么照明?

一直到本世纪八十年代。
穷人家照明的主要办法还是油灯。
所用的油主要是植物油,比如大豆油,菜耔油,桐油等等。
就象你在思庙里看到的那样
到本世纪有了矿物油,主要是煤油。
我记得八十年代末我上中学时每人还备一个煤油灯。以备停电等等

当然,有钱人家可以使用蜡烛类。其实就是固体矿物油。

百姓当然是油灯了在《儒林外史》有记载,蜡烛有钱人才用的起。

基本不点灯,大多数老百姓饥寒交迫,三餐不保,哪有钱点灯.
就是七几年的时候,我们那里也是安了电灯是摆设,有时来半个小时电,就没了,因为没有现在这么强大的发电能力.实在不行,就点煤油灯,那煤油都是家里的大人到石油库干副业从船上下油鼓子,洒漏之后收集起来的,可想当时物资之匮乏!
更别谈清朝时期了.
现在的小孩子们可能天天把那个电视看多了,看见那电视上面连丫环都是衣着光鲜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听老人讲,那晚清到民国直至日本人占领时期,老百姓是衣裳烂缕,补丁上面再补丁,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子的,只有极少数特别有钱的人才有电视上那演员的衣服穿,一般有钱人也是勤俭节约,补丁上面再补丁.更别谈点灯了.
兵荒马乱的,土匪队伍横行,地方杂牌队伍又多,只要有钱买枪就可以称霸一方,基本上是没有国法的,白天都不敢大声吭气,一到晚上那不更是安静,点灯干什么?怕土匪不来找你要钱?还是不怕杂牌队伍来抢你家的女人去睡一睡?

老百姓吃饭比较早,不用点灯的。看书一般应该是用油灯。

油灯、蜡烛、松枝灯、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