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六十年来 石油和钢铁 的 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0:30:22
什么内容都可以 可以是对比 或者 什么的 谢啦谢啦 马上就要

伴随着60年来的经济发展,几乎从废墟中起步的我国钢铁产业,如今年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正向钢铁强国迈进。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至1950年,我党先后接管了30多家钢铁企业,开始集中人力、物力恢复钢铁产业生产。鞍钢、本钢、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等很快恢复投产。

  “一五”计划时期,鉴于钢铁工业在重工业,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向。鞍钢的扩建,包钢、武钢的建设,标志着新中国钢铁产业的新纪元,钢铁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1961年至1965年,是中国钢铁新的黄金时期。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过五年的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钢铁工业不论在钢产量还是钢品种上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钢铁产业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同时,中国钢铁产业已经逐步具备国际竞争力,宝钢、鞍钢等企业也开始快步走向世界。

  “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同时,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使钢材产品的需求大增,也给钢铁产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十五”期间,钢铁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167.37亿元,超过1949至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钢产量已经由开始的15.8万吨增长到1996年超过1亿吨,2003年超过2亿吨,2005年超过3亿吨,2006年超过4亿吨,增长了3000多倍。2008年我国钢产量突破了5亿吨。鞍钢、武钢、包钢、首钢、马钢、湖南华凌集团等大型企业年产量已经超过3000万吨。

  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我国石油产业发展崭新的一页。1955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我国石油产业初现曙光。1959年,大庆油田的诞生,让中国石油产业从此走进了历史的新纪元。一组简单的数字,概括了60年来新中国石油产业非同平常的历程和惊人的速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原油年产量仅有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