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土保持学的恢复生态学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45:52

水土流失及其导致的环境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资源与环境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水土保持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问题远未解决。为加快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水利部提出了生态恢复这一全新的水土保持理念和措施。生态恢复是根据生态系统的演进规律,特别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利用自然和人为力量,重建已损害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功能的过程。目前,尽管有一些关于生态恢复对土壤性质、水文生态效应、森林植被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但有关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后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甚少。有鉴于此,本文以水土保持学和恢复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针对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特点。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在定位观测、野外调查等常规手段的基础上,运用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手段,研究生态恢复实施前后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强度、水源涵养能力等变化。主要结果如下: 一、通过生态系统修复措施,修复区内乔木层物种多样性逐步上升,而灌木层和草本层则表现出先升高而后又逐渐降低。表明生态恢复区的退化生态系统减少干扰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上升,而在初期,灌木层和草本层有一个升高的阶段。群落总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在减少干扰后的初期也有升高趋势,这是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增加的综合结果。 二、经过四年的生态恢复,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林地面积和质量明显提升;由于荒地向林地转化,荒地面积减少;随着退耕还林措施的实施,耕地面积也相应减少。研究区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63.4%增加到2005年的68.6%。实验区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低覆盖度的面积显著减少,中高覆盖度显著增长。覆盖>75%林地增加了1110hm~2,覆盖为60~75%林地增加了880hm~2,覆盖为45~60%林地增加了620hm~2,覆盖为30~45%林地减少了730hm~2,覆盖<30%林地减少了520hm~2,总体覆盖度明显提高。 三、与修复前相比,研究区内中度、强度侵蚀面积分别减少了29.3km~2和8.2km~2。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合计减少35.5km~2。2001轻度侵蚀面积50.2km~2,占区域面积的24.8%,较2001年轻度侵蚀面积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