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这种行为算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5:07:16
今天我母亲拿着点手头的零钱积蓄想去存个1年死期
银行窗口工作人员告诉我母亲,1年死期利率不高,不划算
现在工商银行和某某公司正在举办优惠活动
存3年或者5年的利率是1年死期的1倍
结果我母亲想,反正钱不急着用,那就存个3年
然后在银行人员的告知的地方签上名以后就离开了

我下班回家看到桌上的信封打开一看,是份保险合同
我当即问我母亲怎么买保险了
我母亲说什么保险
询问完情况以后
我母亲很明确的说
银行工作人员只字没有提过这是份保险业务

我打了工商银行的投诉电话

只是我不明白,他们这种行为,他们的好处在哪,他们算不算骗保
如何让他们得到惩罚
而且更愤怒的是
我母亲是老花眼
她看不清合同上的字
合同都是银行工作人员帮忙代填写

整个过程我母亲完全被误导成是无风险的银行存款

他们的业务肯定是和保险公司挂钩拿提成的,他们利用了人们对他的信任,是不道德的。骗保那是肯定的,在客户方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是不生效的。你的做法很正确,先投诉。如果得不到解决应该马上联系媒体进行曝光,还有到公安机关报案(前提是他们的确存在这种非法的行为,并不纠正)。希望你的事情能得到尽快的解决。

这种情况各个银行都有,她们是按金额拿回扣的,卖好了话比自个的工资高
从你的角度来看,这是骗保,但是你没有证据,而且你妈亲自在保单上签字了。
你能做的只是打工行投诉电话,现在各个行都很注重投诉,只要你不轻易罢休,该员工会受到行里严重处罚的。但是,这些并不能改变这种现状,只能说此员工碰到了精明的你,比较倒霉。类似行为还是会继续发生的。。。

你好,如果事实真是您所说的那样,那就是有意欺瞒了,可以直接找网点的大堂经理或者网点的主任,让他们给你一个说法,一般这个是因为柜台想完成任务才这样做的

保险合同是有个犹豫期的哦,可以在这个时间去退保,如果真不想要这个保险的话,建议你尽早去办理这个退保手续,不然过了这个期限的话,就要等个三五年哦!

侵犯消费者的知悉权、可以告的给予赔偿。
楼主可以参照一下消费者权益法

只是用你的银子获取的利息当保费而已。
本来就不是你所认为的那样,总有人要被忽悠。

基金的公告里还要写着,本产品不能替代储蓄。存在不能全部赎回的风险。

保险公司本来就没什么名声,直接推销估计会被大家鄙视。

就因为大家信任银行、邮局等机构,所以才想到这样的主意。
在这些地方摆摊设点,诱惑不谙事务的人们。

那些人未必比其他保险代理人可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有的也睁眼说瞎话,什么本金安全、利息照拿、还可分红。

宣传广告上写的分红收益是预期收益,未必能收到。
到期之前如果提前支取会损失本金。
“如遇到急事需要变现,投保人只能得到保单的现金价值,如果投保期限较短,可 能连本金都难保。”
这些应该注意的话,估计拉你去买的那些人不肯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