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形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3:10:59
文章形式的内容

1.用科学理论指导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因此,离开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我们所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从精神文明的文化方面说,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具有健康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成为提高人民的共产主义觉悟、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使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教育文化事业。如果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仅仅从它们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看,是难以区别它们性质的。从精神文明的思想方法来说,共产主义理论、道德、纪律、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关系等等,这本身就包括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都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和知识内容,都是科学的真理,但这些科学的真理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里自发地产生,也不能靠朴素的感情和简单的常识求得。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诸如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团结友爱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等等。进行这些教育,首先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逐渐地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从而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只有不断地加深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才能正确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2.用法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