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等:读了《荒漠中的苇》,你想对荒漠中的苇说些什么呢?请你以“你好,荒漠中的苇”为开头,写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1:51:45

5.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 多的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何用意? (4分)

16.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 不同?请简要概括相关信息。(4分)

17.句子理解(8分) ⑴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 子。(4分) 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 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 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

(2)在第⑧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 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改 为“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请 理解作者改动的意图。(4分)

18.作者写苇,显然又不仅仅是在写 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探究 一下作者要表达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5.水乡里的苇:美丽、群居(或繁 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 域)、存活时间长(答出2点给1分)。 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 伴,或稀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 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答 出2点给1分)。 161.⑴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 (2分)以“小女的头发”和“老者的胡 须”来描写芦苇的稀疏、不成气势(分) 但顽强地生长的特点。(1分) (2)金克木把生命比喻为“啜泣与哈 欠”(1分),态度消极,而柔弱的芦苇 更衬托出这种消极态度(或用柔弱的芦 苇来衬托出消极的人生态度) (1分);改动后的诗句把生命比作芦 苇,表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分),表达对坚韧的、具有顽强生 命力的芦苇一样坚强的生命的赞美 (1分)。

(或象征手法)

17.托物言志的手法。

(1分)作者借对“苇”身处荒漠却能不讲 方式不图后果地活着的强烈的生命意识 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精神的赞美, (1分)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 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也会生 根、发芽、开花的愿望(或者答“来歌颂 那些具有沙漠中的芦苇一样顽强的生命 力的人”)。(2分)(大意对即可) 18.(4分)⑤②⑥③①④ 解析:⑤起 领起作用,应位于开头;②⑥由“因 此”连接;③①④是具体措施,先有机 制,在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是后 文“这样”指代的对象,应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