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像生锈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1:24:20
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什么东西,硬是什么都想不起来,脑子里一片空白。真不知道知识都学到哪儿去了,怎么办啊?
我已经很努力地去想了,可就是想不出来!

因为你没有把你的心带去上课啊!你觉得上课很无聊吧?每天早睡早起,深呼吸提起精神用心去聆听老师每句话里的每一个字,用心去想,去解决。也许对你脑袋会有帮助!加油咯!

有可能是因为你的思想开溜了!一下子被老师提问到得话可能一瞬间脑子空白!
也有可能是你学的东西记忆不够深刻,只是有时会记得,但紧要关头就会忘掉的!平时多复习,多练习!活学活用之后就不怕想不起来了!

吃点好吃的

你是还没调整好,我推荐一套学习方法,供参考
(一)抓好预习环节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呆板被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似走马观花,不动脑、不分析。这种预习一点也达不到效果。

(二)注重听课环节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听课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保证高效率学习的关键。听课时,有的学生全神贯注,专心听讲;有的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有的像录音机,全听全录;有的边听边记,基本上能把教师讲的内容都记下来;有的以听为主,边听边思考,有了问题记下来;有的干脆不记,只顾听讲;有的边听边划边思考。思考时,有的思考当堂内容,有的思考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体系,有的思考教师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比较。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听好课的目的呢?总的要求是要抓住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带着问题听,听清内容,记住要点,抓住关键,着重听老师的讲课方法与思路,释疑的过程与结论。(三)紧抓复习环节
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早在1885年,德国的心理学家艾滨浩斯,通过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一天后能记住33%;两天后留下的只有28%;六天后为25%。所有的人,学习的知识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一些记性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