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质氰化物的分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7:22:33
本人从事环境监测行业,在平时的水质监测中,氢化物的分析本人一般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而不采用灵敏度较低、操作中安全隐患更大(个人观点)的硝酸银滴定法,因此,本人没有任何与这种方法相关的数据。本人一位朋友在他的论文中关于氰化物的分析的内容中,恰恰选择了硝酸银滴定法,并向本人求数据,无奈之下,本人向网上各位专家们求助。需要的数据如下:
滴定时空白的滴定体积、标样(盲样)的滴定体积、标定体积、水样(请尽量提供多种水样的数据,并注明水样名称,以供参考)的滴定体积。
本人仅有的50积分在刚刚提出同样的问题时被万恶的百度骗走,现在积分为零,现在祈盼大家的倾情奉献,之后一定在追加奖励时把报酬补上。

中文词条名:水质—总氰化物和游离氰化物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法
英文词条名: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地下水、饮用水、地表水、浸取液、废水)中浓度(以氰离子计)大于3ΜG/L的氰化物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法适用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0ΜG/L~100ΜG/L。
2 原理概要
总氰化物浓度的测定:络合氰化物在连续流动中被紫外光分解。用一个UV-B灯(312NM)和一个硼硅玻璃分解螺旋管滤掉290NM的紫外光,这样防止硫氰酸盐转变成氰化物。或者使用一个长波的紫外灯,它不会发射290NM以下的光,并配有石英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的分解螺旋管。PH为3.8时存在的氰化氢在125℃管道内蒸馏时被分离,或使用一疏水膜在30℃经气体扩散分离。然后氰化氢通过氰化物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的反应进行光度测定。它与吡啶-4-碳酸和1,3—二甲基巴比土酸反应产生红色染料。
游离氰化物浓度的测定:测定游离氰化物时紫外灯要关闭,在PH为3.8蒸馏分离氰化氢时,在样品流中加入硫酸锌溶液,使铁氰化物以铁氰化锌的形式沉淀下来。
3 主要仪器和试剂
(1) 仪器
常规实验室仪器,蒸馏法所用的连续流动分析装置,气体扩散法所用的连续流动分析装置,容量瓶,醋酸铅试纸,吸移管,烧杯,膜滤器,PH值测量装置。
(2) 主要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ISO 3696 所述的一级水,12MOL/L, 1MOL/L, 0.1MOL/L的盐酸,2.5MOL/L, 1.0MOL/L, 0.1MOL/L, 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一水柠檬酸,七水硫酸锌,邻苯二甲酸氢钾,三水氯胺-T,1,3—二甲基巴比土酸,吡啶-4-碳酸,铁氰酸钾,铁氰化钾,氰化钾,四氰合锌酸钾,蒸馏和气体扩散法所用缓冲剂(PH=3.8),硫酸锌溶液(蒸馏法用),光度检测用缓冲溶液,显色剂,抗坏血酸,粉状碳酸铅。
4 过程简述
(1) 采样准备 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水样的PH值调至12。采样后尽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