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时期,君主软弱无能时,总有宗教教会掌权的情况发生。但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9:08:48
在西方社会,包括东亚之类的地方,宗教对百姓的渗透很强,大部分人们都有信仰,虽然有的是迷信,但总比没有信仰强。直到现在一些国家的大部分人还都保持着宗教信仰,以此来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但中国的宗教势力好像一直都不是很强,信教的人也很少,这是为什么呢?中国人民信仰什么?
在西方社会,包括东亚之类的地方,宗教对百姓的渗透很强,大部分人们都有信仰,虽然有的是迷信,但总比没有信仰强。直到现在一些国家的大部分人还都保持着宗教信仰,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但中国的宗教势力好像一直都不是很强,信教的人也很少,这是为什么呢?中国人民信仰什么?

本人总结为3个原因
1.古代中国有诸子百家 基本都有自己的学说 也可以理解为宗教性质(但不是宗教)
所以中国的宗教、学术 氛围比较多
不容易形成独霸的局面(汉武帝实行 罢戳百家独尊儒术后 情况向儒家倾斜 但是其他学说仍然有一批忠实的追随者)
2.中国宗教的独霸性不强:中国纯正的本土宗教是道教,佛教进入后吸收道教的一些理论 成为了现在的禅宗 伊斯兰教的信徒基本都是穆斯林群众 汉人较少
而道与佛的势力基本相当而且理论也差不多 也不能形成独霸的局面
3.中国宗教确实很少涉及政治邻域 所以不像西方那样控制人民(封建君主利用宗教 控制群众 但是基本都是个例 没有连续性,例如某皇帝信佛 他儿子不信)所以在政治邻域 宗教的色彩就少的多了
从而导致了中国很少出现宗教统治的局面
最后回答lz的最后一个问题:中国人民信仰什么?
中国文明远远流长,不是单一某个宗教就能代表的,中国的宗教(学术)文化 春秋时有百家争鸣 汉后独尊儒术 唐后 佛道并立 民国的三民主义 解放后的马列思想等等
中国人民可以说什么都信 也可以说什么都不信:基本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儒家思想 和 一部分其他学派的思想 更知道马列 佛道文化 不是信徒的也知道因果报应 六道轮回之说 三民主义在部分群众里也很有地位 中国人民的信仰就是我们5000年文明的积淀 只要我们的文明还在 我们的民族信仰就在

中国古时并不是信教国,或者说不和西方一样,不以教为本,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为了统治者自圆其说服务。而西方完全是基督教的天下,婴儿生下来要洗礼,人死之前要受牧师祝福等等,可见基督教的教义完全是深入人心。儒学治国的古中国是不会发生宗教掌权的事情发生的。君主立宪和君主集权也根本是两回事。比如白莲教,暂且当它是宗教吧,最后还是被扼杀了。因为根本没有他们生根的土壤。

古时有三纲五常。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