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症康复期如何锻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1:06:30
我女儿2003年9月份出生的,始今6周岁了。

3周岁时因四肢无力,双手无法抬高,双脚没法站立,脖子没力抬头,诊为格林巴利综合症住院治疗。住院20天后出院。

在住院15天时,能下床学走路。出院后双手要攀着墙壁才能往上抬,拿东西也要这样。出院后经常跑来跑去的玩,不出二个月双腿全好了,力气非常大。我个人感觉是全好了。
可是双手还是很慢恢复,出院到现在都3年多了,双手现在能自个抬高,拿轻东西也可以,但拿点重的(2斤左右)就没办法拿起来伸平,只有拿东西提起来伸平时没办法做到,其它的提、压、举都很正常。

我想问的是像这样的问题,我要怎样锻炼她呢?拿什么锻炼?
药物方面跟营养方面,吃什么对她有帮助?

由于本病导致髓鞘脱失致神经功能损害严重时继发轴索损害从而使神经功能症状进一步加重,故治疗疗效恢复不佳。
  1)病因机制
  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发病前有非特异性感染史与疫苗接种史,而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性免疫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节段性脱髓鞘。其临床症状为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或有疫苗预防接种史。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为多。
  其临床特点以感染性疾病后1--3周,突然出现剧烈以神经根疼痛(以颈、肩、腰和下肢为多),急性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软瘫,主观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症。
  2)症状表现
  格林巴利综合症其具体表现为:
  1.运动障碍--四肢和躯干肌瘫是本病的最主要症状。一般从下肢开始,逐渐波及躯干肌、双上肢和颅神经,可从一侧到另一侧。通常在1--2周内病情发展至高峰。瘫痪一般近端较远端重,肌张力低下。如呼吸、吞咽和发音受累时,可引起自主呼吸麻痹、吞咽和发音困难而危及生命。
  2.感觉障碍--一般较轻,多从四肢末端的麻木、针刺感开始。也可有袜套样感觉减退、消失或过敏,以及自发性疼痛,压痛以腓肠肌和前壁肌角明显。偶而可见节段性或传导束性感觉障碍。
  3.发射障碍--四肢腱反射多是对称性减弱或消失,腹壁、提睾反射多正常。少数患者可因椎体束受累而出现病理反射征。
  4.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初期或恢复期常有多汗、汗臭味较浓,可能是交感神经受刺激的结果。少数患者初期可有短期尿潴留,可由于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功能暂时失调或支配外扩约肌的脊神经受损所致;大便常秘结;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不稳、心动过速和心电图异常等。
  5.颅神经症状--半数患者有颅神经损害,以舌、咽、迷走神经和一侧或两侧面神经的外周瘫痪多见。其次为动眼、滑车、外展神经。偶见视神经乳头水肿,可能为视神经本身炎症改变或脑水肿所致,也可能和脑脊液蛋白的显著增高,阻塞了蛛网膜绒毛、影响脑脊液吸收有关。
  3)疾病诊断
  诊断本病根据感染性疾病后突然出现对称性是四肢远端感觉、运动及营养障碍和腱反射消失即可确诊。
  4)综合治疗
  1.综合治疗与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是治疗的关键。吞咽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