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关于形而上学的一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1:38:46
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认为事物是相互孤立的。以猫和老鼠为例,猫是吃老鼠的,一个地方猫多老鼠就少,按照马克思的辩证法,这叫事物的联系,那么,形而上 学者会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

其实好多人对形而上学一知半解。
现在主流的形而上学是指马克思哲学里面的形而上学,它是片面的,孤立的。
但是我们可以从《周易》里面看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很明显比马克思哲学里面的形而上要更有内涵。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形而上

因为形而上学关注的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上到底有什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存在,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意谓着什么?世界的基本是物体还是事件,是共相还是殊相?精神和物质哪个更基本?如果事件都有原因,那么人的思维是自由的吗?

形而上学会孤立的看猫和老鼠,根据老鼠多或者少判断猫的多少;
老鼠少了,就认为必然是猫多了,却忽视了蛇、猫头鹰等其他老鼠天敌的作用;忽视老鼠疾病、食物、繁殖、人的行为等其他因素对老鼠数量也会有影响。

猫多了老鼠就少是联系的观点
形而上学认为老鼠少了就是老鼠自然死亡而不会联想到是受外界因素比如猫的存在而减少的

持有形而上学观念的学者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片面的 孤立的 静止的
形而上学的人会认为老鼠少了是因为其他的因素 并非与猫的多少有联系.

猫是猫,老鼠是老鼠,这是两个不同的事物;马克思的联系说的是他们在生物生存环境中关系。而猫与老鼠数量上的变化不能说明他们之间一定存捕与被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