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观世音普门品 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9:59:23
佛教 观世音普门品 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 金刚经云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也就是说 各宗教都是佛菩萨变现的根据众生的根基讲相应的无为法 讲的只是层次深浅的不同 目的都是为了让众生破迷开悟了脱生死 后来的分门别类都是众生的分别 就像我们每天的听说想都是自性再起作用 只是我们不知道 并产生分别 所以才 眼睛只能看 耳朵只能听 没有分别 六根就应该是通的 神通也是如此 请善知识 加以阐述 阿弥陀佛

圣心无意,故能显一切众生心意。如镜无尘,而能现万象森罗。圣贤乘愿,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随一切众生心想所欲,应其心量所能接受程度大小,示现接引,令其度化解脱。此亦需二力相应和合。无边圣海,随机示现度化自不必说。受益大小,解脱时间长短,全在众生心迷深浅程度。心全在迷,如地狱极其恶苦众生,即使佛现在前也难度脱。心迷不受故。此即佛难度之无缘。需累生结缘种因,这是此类众生所应得度之《身》。身者具无量义,非单指身体而言。可通《法》字,细微又各别。心迷渐浅,依师可度。心迷若深,诽谤圣贤,经法。依师度者,随其深心所好,贤圣亦现种种不同之身,和其所知,说种种不同之法。遇丐多以乞讨为喻,遇农多以种地为喻。只是方便令其会得。所说深浅亦随其所能接受程度。无过及不及。心迷再浅,则其心量大开,举手抬足,磕着碰着,随处都有悟处。此时即万物皆为师。其《身》就是一切万事万物。常人于此常自恃聪明,不知冥冥中有圣贤加被。自恃日久,执障转重,不感外加之力。言圣贤不慈悲,实是自障其目如云遮,而不见日光。日光不曾少也。

众生累劫所种善根各个不同。开启心锁所需之匙〈身〉也个有其别。如溺水急难得救而得开化者,即现舟木岸滩之类《身》,令其得救而受教。其余例此可知。心量大者,大千世界一草一木,无不是〈身〉。心量小者,圣贤在前亦谤之不信。故受度与否,全在自心。离心说法,是为相说。不解实义。众生心迷,常言一切随缘。不知此心所随妄缘,只能令己深堕生死。随缘要能不变方可。佛法之缘是努力来的。否则生命轨迹何可以改。随缘只能随业力流浪,上了车只能是随着车开到哪是哪。司机是自己的业力。完全做不得主。所以要努力,要求,要改造。以此〈心〉诚才能灵,灵则通,感通了才会有应。应了才识〈身〉。识了才有所得;得而后能修;修而后能与自心和合相应。与自心合和相应,才能与圣贤和合相应。大略如此,需详解,可查大德开释。

佛教 观世音普门品 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
金刚经云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您说的是两个问题
应以什么身得度现什么身
这是菩萨启发众生信佛善根的方便方法:用您最容易相信的人的样子、身份,来接近您,向您宣传佛法,让众生破迷开悟,去除贪嗔痴烦恼,走上了脱生死的解脱之路。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