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离子和氯离子的反应可逆,方程式写不写箭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0:19:12

反映不可逆,你前提就错了,氯化银 沉淀!

银离子和氯离子的反应不可逆。

你说的是对的,但是要看具体情况,若是沉淀溶解平衡则必须写可逆符号,不打箭头,如果题目信息很清楚地指出氯化银为沉淀,则需要标沉淀符号。

初中同学请看:
AgCl的溶解度比较小,所以一般认为,Cl-与Ag+的反应是完全的。
但实际上,只要Cl-与Ag+的浓度都非常低的时候,就会出现另外的情况。
常温(25℃)下,AgCl的溶解度为0.00192g。也就是说,当溶液中AgCl质量分数低于0.00192%时,溶液不饱和了,当然固体AgCl就会溶解了,于是就发生了题中反应。

高中同学请看:
平常情况下,v(沉淀)>>v(溶解),所以认为反应不可逆
但实际上,只要Cl-与Ag+的浓度都非常低的时候,v(沉淀)大大降低,而v(溶解)是不变的,一旦v(沉淀)<v(溶解)……
当然这个低非同一般:c(AgCl)<1.34×10^-5mol·L-1

大学同学或是想了解更多的朋友们请看这里:
化学的四个动态过程(反应、电离-水解、沉淀-溶解、络合-解离)都有平衡,而且都存在一个只受温度影响的“常数”
……扯远了,沉淀—溶解的这个“常数”就叫“溶度积”,符号为Ksp
溶度积没有统一单位,使用时所有数据不带单位。
在比较纯净的比较稀的溶液中,可以近似地看成“浓度积”
这个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且实际上是带“次方”的
如Ksp(AgCl)=1.8×10^-10=[Ag+][Cl-](由这个得出的上文数据)
Ksp(Ag2S)=6.3×10^-50=[Ag+]^2·[S2-]
Ksp(Bi2S3)=10^-97=[Bi3+]^2·[S2-]^3
(“[A]”表示这种粒子以mol·L-1为单位时的数值)
溶度积与溶解度可以互相换算,这里不再赘述

顺便说明一下,有一个反应可能不是很为公众所了解……
是一个络合反应:
AgCl + Cl-(高度过量) ==== [AgCl2]-
也能导致AgCl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