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杜少卿这人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0:30:18
我在《儒林外史》看见过
我看了《儒林外史》
我问真有此人吗

儒林外史是小说,人物也都是虚构的,历史上并无此人!

你说的是现实中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说不定就有,只不过你没见过。
这里有一篇杜少卿的自我不知道是不是你需要的。

杜少卿

"千万家资挥之殆尽"

"乡里传为子弟戒"

“既不戚戚于贫贱,也不汲汲于富贵”

“汉皋神女”

“在自己洁身自好的前提下,不断地探索兼济天下”

“叛逆”

杜少卿的自我
杜少卿出场,却是堂兄杜慎卿介绍给戏子鲍廷玺,说他这人颇有些呆气,让鲍去投奔他,弄个千把银子。鲍廷玺到了天长县杜家,杜少卿正陪着客坐在那里,“头戴方巾,身穿玉色夹纱直裰,脚下珠履,面皮微黄,两眉剑竖,好似画上关夫子眉毛”。此时正好是七月将尽,杜家院子里两株桂花正开得好,就在少卿书房窗?外。大男人而着珠履,正是尊贵公子的身份。他的堂兄杜慎卿逍遥南京,穿着的是“莺背色的夹纱直裰,手要诗扇,脚踏丝履”。这两位杜家名士,在江南是数一数二的才子。

这位杜少卿,委实是挥金如土,但凡有个人来哭上几声,或是孝养母亲,或是做个小本生意,他并不多问,大把的银子撒了出去,家财散尽,搬到南京城。这还不算,他在南京城,陪娘子去看景致,轿里带着赤金杯子,融融春光做了下酒菜,喝得大醉,携着娘子的手一起走路。两旁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有人举荐他出仕,他却装病推辞不就。娘子问他为何不去,他反说:“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通部书里,多少人只要念八股文做试帖诗做官混钱,杜少卿却是一心一意地要生活:作诗、会友、喝酒、赏花……但他为人又最重孝义,杜慎卿说他“但凡说是见过他家太老爷的,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

明代是专制社会的顶峰,政治黑暗程度之深,在《儒林外史》里亦有不少暴露,那些将来出任一方官员的读书人,内心如此狭窄幽暗,可想而知在整个官僚体系中,他们会成为继任者,而他们又会更加推进这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