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品相当于现代什么职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9:09:21

如果是文官,古代正五品为:
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司级。
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

从五品为:
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正局级。
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正局级。

如果是武官,古代正五品为:
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正团级。
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正团级。

从五品为:
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团级。
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团级。

  五品官有多大?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七品芝麻官”、“朝廷一品大员”这样的话,一个“品”字,看似简单,其实牵出了中国一千七百年的官制史,一点也不简单.中国的官僚体制从有“品”(公元220年)到无“品”(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其间岁月漫长,过程曲折,有开明,有腐败,有前进,有倒退,绝非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当时的魏国认为汉朝的社会不但用人风气不好,而且制度也不规范和完善,于是由侍中尚书陈群负责制定了“九品官人之法”,这就是有名的“九品中正制”,把被选的官员按其家世、才能、道德修养,由高到低分成九个品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从此中国的官员进入了量化分类制度.
  到了唐朝,文官的品阶又有很详细的规范,品还是九个品,但品中又有阶的分别,如正五品上,正五品下,从五品上,从五品下.一品不分从,二品、三品只分正从,四品正从之中又分上下阶,所以由“正一品(三师、三公)”开始到最后的一级“从九品下(下县尉)”总共是九品三十等,相差悬殊.
  宋朝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