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的军事改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56:52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伊拉克,据说此时的解放军和伊军的训练方法和作战理念差不多,如果多国部队入侵的是中国,最多抵抗多些时间,是这样吗?中国军队作战理念的改革是在海湾战争之后还是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之后?改革前后有什么区别呢?

伊拉克原样照搬苏联的军事战术以及装备,共和国建国后也在军事战术以及装备体系继承学习苏联,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军事不是装备数量和性能简单比拼,是国家实力的比拼,伊拉克单纯依靠原油出口,甚至石油产品加工能力都不健全,而且工业产品,粮食作物,药物更不用说军事装备都无法自给,几乎完全依靠进口,而共和国从建国起就建立起完善的军工体系,无论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农牧产品都可以自给,拖垮伊拉克的国际制裁并不能拖垮共和国。而且对中国的制裁也并不符合国际上其他大国的利益。最后,伊拉克国土面积相对狭小而且人口较少较集中,地形单一基本为沙漠地带,便于机械化部队长途奔袭以及空中力量的发挥,而共和国地域太过广阔而且极为复杂,三分之二的山地决定了即便是面临整个北约的全面进攻也根本无法有多高的推进速度,而要想打入共和国内陆,面临着庞大的人口支撑的军队,庞大的军事工业支撑的大量装备,其付出的人员损失和经济代价必然会数倍于整个二战期间的损失。任何有理智的国家元首,都不会对共和国发动全面进攻,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即便是在海湾战争前的中国,如果他国入侵,这也完全是寻死的行为。

共和国军事改革准确来说文革后就展开了,其后不断摸索,海湾战争只是一个加快军事改革的催化剂而已,科索沃战争共和国大使馆被炸后标志对西方的幻想彻底破灭。改革并不会停止,所以没法确定改革后是什么样子,现在已经看出共和国军队已经基本完成了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变,同时具有初步数字化作战能力。提高部队作战效率,提高精确打击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目前周边除了俄罗斯依然是共和国最大的威胁外,其他方向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中国的战术很出名,打日本能打赢就是说明。关键是装备差!一枚导弹带给中国现代战争的关念发生了改变!就是那枚让伊拉克停电的巡行导弹,让中国人明白了战争原来还可以这样打!然后才提出要把我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现在谁赢很难说,但那时是一定会输的!

中国想要赢 就要为现在的军事官僚体制付出巨大代价

差不多吧。要知道让一些老顽固改变观念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海湾战争前他们还信心满满地打赌美国一定惨败,结果大家也就知道了。现在的改革大体方向就是少壮派的向西方先进正确的思路理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