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人甲状腺微小癌,峡部一处见淋巴转移,医生说不用做颈部两侧的淋巴清扫,只行131碘治疗,可行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1:48:31
我爱人(女,40岁)因甲状腺2处结节住院,一处在左侧腺叶内,一处在颈部正中气管附近,手术切除2处结节后,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于是,做了第二次手术,将甲状腺全部切除。在第二次手术中,医生将“左下极气管旁淋巴结”(也就是原峡部结节附近)一粒同时切下,病理检测结果是“甲状腺组织,未见癌组织侵润;淋巴结一粒,见癌组织转移”。
术前,我爱人说“颈部右侧淋巴结一个月以来都有痛感”。
术后,医生说“颈部两侧淋巴结经探测无肿大、无变色......应无转移可能,不必做颈部两侧淋巴清扫,只须做131碘治疗,即可达到预期效果”,“甲状腺微小癌预后良好,即使有所转移,也不影响131碘治疗的效果,有没有转移的治疗效果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峡部与左侧的病灶转移到右侧淋巴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颈部两侧淋巴有被转移,通过131碘治疗,也完全能达到癌细胞被杀灭的治疗效果,预后与没有转移的甲状腺微小癌相同”等等。
我想问问专业人士,这位医生所说的,有多大的可信度,谢谢大家,谢谢
医生还说“颈部右侧的淋巴痛感多是炎症性的,比如慢性淋巴炎之类,若是癌转移,那是无痛性的,若是因癌转移而痛,该部位淋巴早就已经溃烂了,而现在根本就没有此类情况”,“术中,颈部左右两侧淋巴通过探查,很难相信已有转移”,“气管附近那里,旁边都是脂肪性淋巴组织,可见的淋巴结就那一粒,已经切除,其上病灶只有米粒大小,不要紧张”,“峡部与左侧的病灶转移到右侧淋巴,那是及其罕见的,若是,我可以据此去写文章了”,“131碘治疗不只是针对甲状腺内的癌细胞,即使转移到肺都有效果,就算已有淋巴转移也能起效”

前面的答案确实没有合适的。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一、无论它是否存在转移,都是按照“假设它已经转移”来治疗的,之所以要进行131碘治疗,目的是杀灭全身其它地方可能残留的癌细胞,而不仅仅是杀灭甲状腺内的癌细胞,在这种情况下,纠缠于是否应做颈部两侧的淋巴清扫,并无什么意义。
二、A癌转移到B器官,它仍是A癌,没有“甲癌转移到淋巴就叫做淋巴癌,转移到肺就叫做肺癌,转移到胃就叫做胃癌......”这种说法,无论它在那里,它都吸收碘,医生说的没错,只是没彻底给你解释清楚而已。
三、甲状腺全切的目的不是割掉病灶,也不是在治疗甲癌,而是在为治疗甲癌做准备,如果不做全切,那里吃掉的131碘的绝大部分都会被甲状腺吸收,治疗甲癌的方法是131碘治疗,而不是手术,这样的话,你管它有没有转移呢。
作为医生,其实很不喜欢有点文化又不是同行的患者及其家属多说,因为向他们解释很麻烦,远不像NM那样告诉他什么就是什么,不过话又说回来,有点文化的患者及其家属一旦被说服,又绝不像NM那样事后一有风吹草动就怀疑被骗,他们的信心会比NM坚定百倍,呵呵。。。。。。

医生的可信程度的大小我无法跟您进行判断,只能把甲状腺癌的治疗相关的知识告诉你,你可以试着了解一些。
甲状腺癌在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4倍。在高龄患者中未分化癌或分化差的滤泡状腺癌较为多见。乳头状腺癌多见于女性40岁左右的患者。主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外科手术治疗、放疗、131I内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进行检查后若患者为高危人群的需要进行甲状腺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4~6周检查(TSH、TG、全身131I扫描)若阳性则需要进行131I内照射治疗后,服用甲状腺素片维持。若患者无高危因素,全切后边界阴性、无对侧侵犯的可直接服用甲状腺素片维持。

我不是甲状腺的专科医生,但根据我知道的
首先,甲状腺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多数对碘131敏感。
第二,甲状腺癌向对侧淋巴结转移是存在的,在肿瘤分期中,中线及对侧淋巴结转移可以叫做n1b期。也就是说既然存在中线处的转移那么对侧的转移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至于淋巴结转移是手术扫荡好还是碘131好,我不太清楚。

补充一句,你的肿瘤分期应该是T1 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