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西北的很多地区“惠”做姓氏时读xi音,有什么国学依据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8:56:07
“惠”作为姓氏,历史悠久,但是时空阻隔,同一个汉字的读音出现了差异。按照古代韵书反切法,《唐韵》、《集韵》、《正韵》:胡桂切;《韵会》《古韵标准》:胡计切。这能不能说明历史上有hui的读音,也有xi的读音呢?那么这个差异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据说河北泊头地方还把此姓读作huai,真不知道是怎没回事啊!难道也是保留了古音演变的痕迹!

“(葸)(xi)”姓是300年前明末“惠大学士”创造的。“惠大学士”在宫中给皇帝当老师。惠学士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性,更明白“伴君如伴虎”的危机,稍有闪失可能招来“满门抄斩”之祸,故将大儿子留在身边,小儿子隐于民间,以留万世香火。并给小儿子改惠姓为,意为“心中想着一亩田,淡泊名利”,音取即向西走。 从此姓在民间世代相传,姓人多居住在陕西、甘肃、山西、宁夏、新疆等地。只因姓人较少,且隐于民间,故未被编入官方字典。
实质上"惠(葸)(xi)”和"惠(hui)”是同一个姓、同一根。



huì
(1)
惠赠;给予好处 [give]
君必惠民而己。――《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张惠言(1761-1802)

解释: 清代文学家。原名一鸣,字皋文,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散文受桐城派影响,参与开创阳湖派。词为常州派创始人,所编《词选》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有《茗柯文编》、《茗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