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筑路兵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13:22
急用.故事就行.越快越好

1974年,我们二总队(原基建工程兵第12支队)数万名官兵奉命从长江之畔转战西部边疆,在天山深处修建独山子至库车的公路。500多公里长的独库公路,有一半是经过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长年冰雪不化,人迹罕至,工程沿线崇山峻岭、悬崖峭壁,雪崩不断,施工和生活条件都极为艰苦、极为危险。

陈俊贵是我们数万筑路官兵中的一员。和陈俊贵一样,在修建天山公路的过程中,我们数万筑路官兵都遇到过“险情”,我所在的连队就曾经历过“弹尽粮绝”的困境。1977年三四月间,我们连队在修建冰达坂哈希勒根隧道北口时,漫天大雪连续下了5天5夜,平地积雪两米多厚,给养车根本无法上来,联系中断,连队面临断炊。我们把仅能维持几天的粮食按1个月安排,把一天三餐改为两餐,干饭改为稀饭,后来连稀饭也不够吃了,每顿只能喝些盐面糊糊充饥。团里得知我们的困境后,让我们安营扎寨等待救援,可战士们说:我们上山就是为了施工的,守在帐篷里算什么?大家坚决要求上工地。连里除安排一部分人从山上往山下挖雪通路外,其他战士在忍饥挨饿的状态下冲上了工地。机械上不来,就用铁锹钢钎手工干;汽车开不动,就用人拉肩扛,硬是把290吨炸药、1500吨水泥从沟底扛到山腰施工点。

10多天过去了,我们又面临新的考验:连队的煤烧完了!在冰天雪地的帐篷里战士们不仅不能生火取暖,连做饭也成了大问题。连部决定停工3天,发动大家到雪峰下刨雪捡柴。但在这几乎终年积雪的山腰哪里有柴啊?费九牛二虎之力,我们扒开几米深的积雪后,得到的只是几把骆驼刺之类的干草,还不够化半锅雪用。实在没有办法,连里下了狠心,把带来的桌椅板凳、木箱集中起来劈开烧饭,最后把睡的床板也抽出一半烧掉了,我们两三个人挤到一个铺上睡。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下,帐篷里无柴生火,干部们怕战士睡的时间长了冻伤,就轮流值班,分几次把战士们叫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增加一点热量再睡。当第24天道路修通后,副团长带领警通连送粮送柴到达工地时,我们连已修建导洞3200多米,疏通施工便道10多公里,超额完成了团里下达的任务。副团长看到我们一个个因高山紫外线照射和雪光反射,眼睛红肿得像个桃,脸上黑一块紫一块,铜钱大的皮一块块脱落,嘴唇都裂了几道血口子,人人眼窝深陷。当时,他就抱着我们哭了。

修建天山公路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