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南华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26:01
地质学

南华系 Nanhuan System(Nh)

(1)命名及层型剖面 南华系由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晚前寒武纪工作组于1999年12月在北京十三陵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预备会期间提出①(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系名源自刘鸿允命名的“南华大冰期”。层型剖面拟在湘西地区选定。

(2)生物标志 南华系时期由于主要受冰期寒冷气候条件的控制,生物演化、发育处于低潮时期,呈现类型单调的特点,主要由微体藻类和宏观藻类组成,至今未发现可信的后生动物化石。微体藻类以相对简单的球藻类分子?Sphaeromorphioda为主,宏观藻类以原叶体不分枝的各种藻类为特征。

(3)层型剖面岩性特征 南华系相当于我国南方原“震旦系”的下统部分。现分上、下两统,下统自下而上包括莲沱组、古城组和大塘坡组;上统即为南沱组。下统莲沱组主要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常含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局部地区含冰成岩;下统上部常由一个冰碛层(古城组)及一个间冰期海相沉积(大塘坡组)组成,大塘坡组主要为灰黑色含锰页岩及粉砂岩,在华南地区普遍形成含锰或含铁层位,局部地区可成为工业矿床,成为下统上部的一个标志层。上统南沱组冰碛层主要为灰绿色、灰色及少量紫红色块状冰碛砾岩和冰碛纹泥岩。

(4)同期岩石地层单位 与南华系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层单位有:华南地区的下统包括莲沱组、古城组至大塘坡组,上统为南沱组;新疆天山地区的库鲁铁列克提组至吐拉苏组(下统)和别西巴斯套组(上统);库鲁克塔格地区的贝义西组至照壁山组、阿勒通沟组(下统)和特瑞爱肯组(上统)等。

(5)底界年龄 南华系的底界即为与青白口系的分界,其年龄值推定为800Ma。

南华系(Nanhuan System)的时代属新元古代。位于新元古界中部,下与青白口系相接,上为震旦系所覆。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决定新建立的一个系级地层单位。其范畴基本上为原震旦系的下统。系名取意于“南华大冰期”,代号“Nh”。其层型区位于华南地层区,分下、上两统。下界年龄推定为8亿年,上界年龄推定为6.8亿年。在层型区,下统自下而上包括渫水河组、莲沱组(及其同时代地层)、古城组及大塘坡组,主要由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冰碛岩和含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