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离合与刹车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0:01:31
各位高手,本人是驾校的学员。在公路上练车时(速度不超过40)如果前方有人我总是习惯先踏离合,如果过不去就财踩刹车停车;如果能走就松离合加油走。请问这样有错没有?如果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的话该怎么做?高速行驶和低速行驶的操作有何区别?
感激不尽!!
谢谢 ……

简单讲,正确操作是, 减速就是踩刹车, 只有在当前档位的速度不能维持怠速, 抖了在踩掉离合.在视情况换入合适档位.
你在学车, 先按感觉走.你的那个情况,熟悉了就会先大概知道能不能过,能过只要适当减速, 不能过也是慢慢刹停. 你现在不熟才会先搞离合, 再近你才能判断大致能否过,才做减速动作.
这个判断顺序无论高低速都是一样的.
这里再特别说一句, 你的教练车怠速可能被调高了,而且你速度也低,而且是高档(转速一直较低), 所以你踩掉离合,会有减速的感觉和效果. 而实际上,现在的主流电喷车, 发动机带阻尼控制,会当你不踩油门会根据速度自动断油的, 这样踩掉离合反而可能有"加速"的效果(发动机的阻力没了, 当然不是真加速,而是本来在减速的,一下子反而匀速前进了).
而如果在高速行驶中,直接踩掉离合是极不推荐的, 有危险性. 学车中,你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的, 慢慢来, 开车是要训练到, 油门,刹车,档位,离合这些都是直接反映,而大脑主要处理路况这些信息. 而学车中,还不熟练, 操作都是要大脑来指挥也正常,呵呵.

感激不尽!!我也是两分走人

不必养成这样的习惯,学车这样做也没什么错,熟悉了就好了

正确的要求是离合与刹车同时踩下,如果按你所说先踏离合,过不去再财踩刹车停车的话,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操作会造成一定的害处,比如:离合分离状态其实就是空档的状态,空档情况下的惯性速度要比在档位中的速度要快,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很容易造成危险。
实际操作中,应该是先稍带制动,过不去再踩离合停车,如果情况允许就松制动加油走人,如果速度不够再踩离合换档。
高速行驶时一定要先制动,速度不够再离合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