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一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巴”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3:23:36
rt

这位同学,我来简单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理解。

首先,根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法,“巴”最初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大蛇”的意思。同时,“巴”指代的地方是四川东部包括今天的重庆地区。

后来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巴”的词义不断扩大。在蜀语里“巴”有“粘住”的意思(比如“巴倒烫”),渐渐地就出现了“巴”放在词尾组成名词的情况。这应该也就是今天的“嘴巴”中“巴”的源头了。类似的说法还包括泥巴、牙巴、肋巴、尾巴等。

另外,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双音化是词汇发展的一条主线,附加词缀就是实现双音化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巴”这个词里就是充当了一个后缀的作用。这也应该是出现“嘴巴”这个词的原因之一吧。

--------------------------------------------------------------------------------

差不多就这样了,等我再查到更详细的资料再来告诉你吧~

巴 bā:在这里是助词,用作后缀。如:尾巴,干巴。

嘴巴 zuǐba:

嘴,口。如:张开嘴巴。
面颊的俗称。俗称批颊为打嘴巴。
儒林外史.第三回: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凤姐听了,一腔火都发作起来,喝令:打嘴巴。

这个我也觉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