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这种应试教育在中国还要持续多长时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5:32:13

很讨厌现在的应试教育,学校为了以后高三升学率高,学生的什么都不管,整天就是测验、补课、拖堂、背书。才高一啊,国庆+中秋+周六日才放5天,下星期的周六日还没得放。可以说,学校为了以后高考升学率,学生的什么都可以不管,分数最重要

10年之后肯定有所改变。
过去就有人反对科举制度,现在质疑高考、质疑应试教育的呼声在不断高涨。
我认为:科举本身没错,高考本身也没错,应试教育是当今高考逼出来,也没错。就好比商人总是想法设法利润最大化一样。所以校长、老师、家长都没错!
谁错了呢?是教育官员、是出题的老师、是判卷的老师!
高考就是一种比赛。自然有规则、有内容、有评判。
教育官员错在规则的制定上,即高考大纲的框定上,为什么一定、非得、必须要考书本上东西呢?不是说不应考书本上内容,尚若允许在书本之外考一些孩子们可以在日常生活、日常娱乐中自然掌握的知识,岂不更好!
出题老师在问题大纲的束缚下,自然在出题的内容上也很难有什么好的突破,照搬、改编以往的试题占主流。当然,有些中考、高考题出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有了不怎么样的大纲,有了一般般的考题,有了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判卷老师水平也就难于发挥的出色了。
举几个不十分恰当的例子吧:学生了解、掌握了五湖四海,但不知道自己家乡有几条河、几个湖;掌握了通篇大论的作文,可写不清、道不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三角、几何、代数学得挺复杂,可修建一个东西如何丈量、如何计算物料一窍不通;能背写不少化学方程式,可蒸馒头放碱的原理不懂。
我想,当前的教育急需精简教学内容,给学生藤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出课堂,学会在路上、在家中、在文体活动中、在游山玩水中,留心学问、掌握知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学,而且学了是有用的。这比单纯强调上体育课、加强锻炼、提高素质有用的多。当然,这首先得有教育官员的支持,在考试中设置一定分值的书本之外的内容。这肯定会给出题、判卷增加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能提高国民素质,再难也应该研究、尝试。其次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当今一切讲究经济效益、寸土寸金的大环境下,学校的操场几乎都被挤占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场所更是难找了,学生出门的交通、安全、门票也同样是制约课外教育、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