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角的具体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20:35:24
去过一次,拍了很多照片,但是还是不是很了解,好好好喜欢这个地方啊!

北角 1.北角(North Point)位于香港东区中部,也是香港岛最北的地区。北角主要为住宅区,人口以福建人为主,因此又有「小福建」的称号。
  附由九龙红磡区远眺北角的照片。
  2.北角位于阿根廷努埃沃湾以北,圣马蒂亚斯湾以南的瓦尔德斯半岛的北部,故名北角
  地理位置
  北角的范围包括西至清风街天桥,东至健康西道/民康街的地区。而炮台山道/大强街以西的北角西区,一般被称为炮台山区;电照街以东的北角东区,曾被称为七姊妹区,但现时只有老一辈的居民才使用此称呼。部份人亦会以英皇道及渣华道交界作为北角及鲗鱼涌的界线。
  历史
  1880年,英军於北角设立炮台,开始了北角的历史。当时北角并无民居,但由於水深岸高,所以吸引了轮船公司及仓库码头的兴建,而皇家香港游艇会初期的总部亦在1900年代於北角成立。
  1919年,香港电灯公司关闭位于湾仔的发电厂,於北角兴建全新发电厂,以应付需求大增的电力需求。1921年,当地开始兴建糖厂,然而因省港大罢工影响,其后改为发展住宅区,即现在春秧街一带。1935年,英皇道通车,带旺该区的发展,使北角成为新兴工业区。
  北角於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人口不多,但战后随著大批来自上海的新移民涌入,人口开始变得愈来愈多。新移民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春秧街、渣华道、马宝道等地,多居住於高级的新型楼宇。1950年代,根据当时健力士世界纪录大全记载,北角区为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现时纪录的保持者为香港的旺角区。) 此外,当时北角也有一个「小上海」的称号。随著1957年北角邨落成及北角码头启用,北角更为繁盛。到了1980年代,新移民人口变成以福建人为主,因此北角的称号变成了「小福建」。
  著名地点
  城市花园
  港运城
  电气道
  渣华道
  七姊妹道
  新都城
  新光戏院
  主要交通干道
  东区海底隧道
  东区走廊
  英皇道
  公共交通
  地铁
  港岛线:鲗鱼涌站、北角站、炮台山站
  将军澳线:鲗鱼涌站、北角站
  电车
  巴士
  新巴: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