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的尸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1:40:59
百度 没有介绍 国父 的尸体 怎么处理 谁知道说下

是 尸体 全部 保留 存放在 中山陵 吗?

谁知道 说 具体点啊

据资料所载,孙中山的遗体曾经数次改殓易棺,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五殓四棺”——所谓“殓”,是指逝者的遗体穿衣入棺,实际上,若将每次易棺算作一殓,孙中山的遗体应为“六殓四棺”。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的当天,遗体便被送往协和医院,进行病理解剖并予以防腐处理。手术于3月15日完毕,上午10时举行“小殓”,按照民国礼制,身着大礼服、头戴礼帽、足穿皮靴,然后移入棺内。

孙中山生前曾经说过,自己逝世后,希望能像苏联领袖列宁那样,保留遗体供民众瞻仰。因此,在他病故的第二天,国民党便与苏联政府联系,定制安葬列宁时使用的那种“水晶棺”。但“水晶棺”的制作运输尚需时日,只好暂时使用协和医院旧存的一具美式棺木。这具棺木用美国上等沉香木制做,上面有玻璃隔层,可以瞻仰孙中山遗容。这是“第一殓”、“第一棺”。

3月下旬,苏联政府用火车将“水晶棺”运来中国,但最终未能使用。曾有传言说,“水晶棺”在运输中产生破损,以致不能使用。也有人说,“水晶棺”的尺寸对于孙中山遗体而言显得短小了一些,所以没能使用。其实,“水晶棺”最终未用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专家认为它仅适用于气候寒冷干燥的北方,而若在炎热潮湿的中国南方,遗体最多只能保存20年。其二,此时已经发现,由于初期的防腐处理不够理想,孙中山遗体的皮肤开始变黑,不可能按照所希望的那样长期保存原先的状态了,使用“水晶棺”已无意义,只能改为土葬。水晶棺尽管未用,仍应算作“第二棺”。

孙中山灵榇按原定时间于4月2日移往碧云寺,放入金刚宝座塔的石龛内。同时,又由协和医院另外制作中式新棺。4月5日清明节,有关人员打开美式沉香木棺,将孙中山的遗体用中式新棺重新装殓。这具棺椁为楠木材质,内壁用耐腐蚀的铝材制作,棺内满盛福尔马林药水,浸没遗体,以达到防腐的目的。棺椁上部装有玻璃盖罩,以便观察内部情况,其上再覆盖楠木棺盖。装殓完毕后,重新放回石龛内。这是孙中山遗体的第二殓,中式楠木棺为“第三棺”。

接下来的故事极为惊险曲折,而且迷雾重重。

那段时间,中国正在经历持续不断的战乱,北京西山一带治安不好,常有散兵滋事捣乱。此外,有传言说张作霖、张宗昌认为孙中山停灵的地方风水好,以致北伐军连打胜仗,因此只有焚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