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的学习方法?详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8:07:37

1.正确处理语数外与政史地的关系
第一,千万不要忽视语数外。高考当中,语数外共占60%的分数。因此,复习当中,对这三科的时间投入,不应少于50%。实践证明,最能拉开分数的学科,是数学、英语。
第二,搞清各科学习的特点。政史地是文理分科后的新主科,非常强调学习方法的探索,因此应更多地思考总结,而不是一味死记知识。 第三,当心文科内部的偏科。文科生偏科的最常见情况是数学不行,其次是地理不行。在文科综合中,三门学科是交错贯通的,如果有一门过于薄弱,作题时就会危机丛生,其他两门也答不好。分析近年高考状元,很少有同时又获得单科第一的,但也很少有明显的弱项。
2.正确处理兴趣与应试的关系

选择文科的学生,大多数对文科有超过理科的兴趣。这种兴趣应该成为高考的助力,而不是应试的阻力。

第一,兴趣可以促进应试。这是“放”的过程。主要是大量阅读,从而对课内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第二,兴趣必须服从应试。这是“收”的过程。应试毕竟不同于自由涉猎,主要是有客观的标准、严格的要求。这些都是必须适应的,也是高考训练的重点。
3.文科状元的几个好习惯
成功=时间+方法+坚持

大概这一成功公式是我的发明创造,才看到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等我把它解释一下,你也就清楚了。

时间是指时间上要保证,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苦”字也就说明了读书是必须多投入的。凭我自己的经历,在高中阶段,每天学习时间的投入(包括上课时间、课外学习时间)如下:高一、高二≥10小时,高三≥12 小时。高中生应当树立时间至上的观念,学会挤时间,抢时间。在这方面,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和一份短时期的计划有较大意义。

方法之重要自不用说。只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学习上的高效率。如果说时间保证是表面上的刻苦,那么,好的方法便是本质上的动力。具体方法在后面谈到,这里要告诉高中生的是两句话:其一,学习时间内心平气和,“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翻开学习资料的同时,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地思考。其二,学会正确安排时间,高一高二应当文理相间,先课内后课外,先作业后练习。高三我采取集中复习法,每天两门,每周完成两轮大循环,自我感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