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为什么要一475年为分界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7:49:03

回答问题之前想要说的是历史是连续的,是渐变的,不是一步到位的,现在我们的古代历史的划分是后人通过研究历史上的一些事件而决定的。这方面是大部分专家达成的共识,也可以说是妥协,并不是标准答案,随着考古和研究的进展,会不断的发生变化的。

仅供参考: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476年),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荒田大量开垦,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有了发展。

因此,公元前475年,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一般认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确切时间,它是春秋是奴隶制瓦解的时代,也是战国是封建制形成的时代。

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
公元前475年的战国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

不知道你这是谁的史学观点。公元前475年一般被认为是春秋与战国时期的分界线。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一般认为是秦朝的建议。不过这些划分史学界尚有争议,以上权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