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儒的《鹧鸪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5:48:51
谁有这首词??
谢谢了!!!
最好有翻译!!!!

[编辑本段]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2,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3。
  诗万首,酒千觞4。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5,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释
  1.西都:指北宋的西京洛阳。
  2.清都:道家传谓紫薇天帝的居所,《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薇,均天广乐,帝之所居"。山水郎:作者虚构出来管理山水的神官。
  3.券、章:均指公文。
  4.觞:酒杯。
  5.玉楼金阙:指神仙居住的楼阁宫殿。
  此篇是朱敦儒前半生生活理想和自我形象的写照。朱氏在词中将自己塑造成一位管理天下妙水清山的神官,由上天赋予了狂放不羁的特权,不问人间俗务,只管风月雨云,成日价过着清诗万首、美酒千杯的洒脱生活。对于俗世间的侯王将相自然不屑一顾,就算是天上的神仙府邸也懒得归去,只愿头上闲插着梅花,醉倒在繁华的西都洛阳城中。此词塑造的艺术形象,与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读之直觉旷达洒脱,正可见其"有神仙风致"处。只可惜,朱氏年轻时代这种傲视侯门、纵情山水的理想生活,却不为现实所容。秦桧当权时,朱氏被迫出仕"久废之官"鸿胪少卿,可谓是晚节未终,招致不少非议。《二老堂诗话》载:"蜀人武横作诗讥之:'少室山人久挂冠,不知何事到长安。如何纵插梅花醉,未必王侯着眼看。'" 曾经的山水仙人,如此遭人奚落,真正令人扼腕。

朱敦儒的 鹧鸪天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下面是现代文

我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狂放不羁的性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我自由自在,吟诗万首不为过,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阳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