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华表上那个蹲着的是什么,它像征着什么?华表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6:21:12

天安门后面还有一对华表,上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
据说这种石兽名叫“孔”,性好望。孔头向内的,名叫“望
君山”,是希望皇帝不要深居宫廷,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
而要经常出来看看自己的臣民;孔头向外的,名叫“望帝归
”,是希望皇帝外出巡视完毕就马上回宫,不要耽恋山水,
快些回来治理朝政。当然,这只是古人对君王的一种虚幻的
期望,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统治者欺骗、收买人心的伎俩。

一个是“望君出”一个事“望君归”

现在天安门前的华表上蹲着一头怪兽,非狮非狗,头望宫外,名为“犼”,民间传说这种怪兽性好望,让它望着宫外,是让它眺望远游的皇帝不要迷山恋水,早作归计,以理朝纲。这种说法本身包含了先人的建造华表时对王权的一种虚幻的期望。而远古时的人们都将本民族崇拜的图腾标志雕刻其上,对它视如神明,顶礼膜拜,华表校顶的雕饰也因各部落图腾的标志不同而各异,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华表上雕饰的动物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如唐朝诗人杜甫有“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的诗句,其意就是说华表的校顶上雕饰的是白鹤。观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华表上确实雕饰有白鹤。据传这是因为一个名叫丁令威的人,学道成仙,化鹤归未,立于华表上作歌,故人们以后将白鹤雕刻于华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华表上古名“谤木”,相传尧、舜为了纳谏,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谏言。也就是鼓励人们提意见。晋代崔豹在《古今注·问答释义》中说:“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衡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工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肠路也/崔豹所言华表木的形状与现存的天安门前的华表大致相同。只是华表的‘谤木’作用早已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谏言,而为象征皇权的云龙纹所代替,成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