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始皇时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7:44:33
1.王琯、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认识.

丞相王琯力主“分封制”,认为只有分封皇室诸子和有功之臣前往六国属地镇守,方可使国家无事。 廷尉李斯指出这将重蹈过去诸侯纷争的覆辙,全面推行郡县制才是“安宁之术”。
秦始皇力排众议,支持李斯的主张,他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于是下令推行郡县制
认识:
两者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统一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任,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分封制以下的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丞相王绾等进言说:“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不给它们设王,就无法镇抚那里。请封立各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恩准。”始皇把这个建议下交给群臣商议,群臣都认为这样做有利。廷尉李斯发表意见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始皇说:“以前,天下人都苦于连年战争无止无休,就是因为有那些诸侯王。现在我依仗祖宗的神灵,天下刚刚安定如果又设立诸侯国,这等于是又挑起战争想要求得安宁太平,岂不困难吗?廷尉说得对。”

于是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郡都设置守、尉、监。改称人民所做“黔首”。下令全国特许聚饮以表示欢庆。收集天下的兵器,聚集到咸阳,熔化之后铸成大钟,十二个铜人,每个重达十二万斤,放置在宫廷里。统一法令和度量衡标准。统一车辆两轮间的宽度。书写使用统一的隶书。领土东到大海和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南到北向户,往北据守黄河作为要寒。沿着阴山往东一直到达辽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