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龙是一种怎样的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5:10:45
地球上真的有啮齿吗?“啮齿”这个词怎样解释?

啮齿龙又名伤齿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最初是因为它尖锐的牙齿而得名。刚开始人们首先认为它是一种蜥蜴,然后又把它当作一种长相呆笨的恐龙,后来把它的骨骼组合起来之后,才发现以前的认识和理解几乎全是错误的。就身体和大脑的比例来看,伤齿龙的大脑是恐龙中最大的,而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
  伤齿龙是种小型恐龙,身长约2米,高度为1米,重达60公斤。伤齿龙拥有非常修长的四肢,显示它们可以快速奔跑。伤齿龙拥有长手臂,可以像鸟类一样往后折起,而手部拥有可作出相对动作的拇指。它们的第二脚趾上拥有大型、可缩回的镰刀状趾爪,这些趾爪在奔跑时可能会抬起。
  因为这些特征,科学家们认为伤齿龙属于手盗龙类。伤齿龙拥有大型眼睛,显示可能有夜间行动,可能以夜间行动的哺乳动物为食;而且眼睛的方向稍微往前,使伤齿龙拥有深度知觉。事实上伤齿龙的眼睛比其他大部分恐龙还要朝向前方,显示伤齿龙有比其他恐龙更好的深度知觉。它们轻型头颅骨的脑囊类似某些外表类似鸵鸟的恐龙的脑囊。与身体相比,伤齿龙的脑袋是恐龙中最大之一。因此伤齿龙被认为是最有智能的恐龙之一。曾经在蛋巢中发现过伤齿龙的恐龙蛋。

啮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也是分布范围最广的哺乳动物,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种。除了少数种类外,一般体型均较小,数量多,繁殖快,适应力强,能生活在多种多样生境中,其中大多数种类为穴居性,从进化角度来讲,它们是现存哺乳类中最为成功的类群。啮齿类动物善于利用洞穴作它们的隐蔽所,以躲避天敌,保护幼仔,贮存食料,适应不良的气候条件。啮齿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有许多种类对农、林、牧、粮食、仓库、建筑、运输等有害。有的种类还能传染多种疾病,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但也有不少种类具有经济价值,不仅可供肉、毛皮和科学实验用,而且对于人类的生产建设、卫生防疫、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实际和理论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自然界中啮齿类动物是许多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陆地上的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