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因工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8:58:31
以质粒为运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在切割后的运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时,连接的方式有几种?

三种——载体与载体、目的基因与目的基因、载体与目的基因

就两种吧!!
平末端连接和粘性末端~~~

还可以用加尾酶添加一定的核苷酸尾巴后连接(还可通过其他的酶修饰后连接),但是基础的说还是属于blunt end和cohesive end(sticky end)!!!

你好!
你所谓的连接方式即重组情况,共有三种:质粒和质粒重组,目的基因和目的基因重组,质粒和目的基因重组。只有质粒和目的基因重组的情况才是基因工程所需要的。因此在用DNA连接酶重组后,还要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
谢谢!

只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载体和目的片段的话,链接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会发生载体和目的片段分别自连的情况呀,最好采用双内切,即两种酶内切以防止自连。

在经过双切后,一般都是用T4 ligase进行连接,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反应时间。现在NEB(New England Bio)出了一种新的连接酶产品,quick ligase,反应时间只需10-15分钟,反应原理是相同的。但从我个人来说,这种酶效果不是很好。

最引人关注的还是Clontech去年出的一种叫做In-Fusion的连接方法,与酶切法不同,In-Fusion是利用目标片段和载体上下游的同源性(3',5'各15bp)进行连接,可以大大提高构建载体的速度,个人经验来说,虽然稍微贵了一点,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一下:http://clontech.takara-bio.co.jp/manuals/pdf/PT4065-1.pdf
但我不是很清楚国内有没有他们的代理哈。

现有的连接技术就是以上几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