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毕加索》 阅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03:06:45
阅读题

毕加索
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是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的咀嚼——品咂之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以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抹而不知疲倦,声域出奇地宽广,既可以放声嚎唱也可以浅唱低吟。当他停止创造的时候,也就是他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刻。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的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10岁左右画出的,如14岁的《裸脚女孩》、《老渔民》等杰出的作品——仅此一条就决定了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这个稚嫩的生命竟然对人生和世界的苦难、对世间奥妙知道得那么多那么早,这难道仅仅是“学而知之”吗?面对这样的人物,我们使用惯常的和耳熟能详的、已有的那点儿知识和经验去加以解释,够用吗?
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嘉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怀疑。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卑、欺世与自欺……是这一切综合在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后来人常常是不知所措的,他们也过于认真:在这亘古未有的一大摊斑驳灿烂面前也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这种悲剧没有终止。毕加索的悲剧也没有终止。
有人不止一次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这似乎是一个事实。但所谓的“潮流”和“流派”就真的那么重要吗?是的,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