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螺纹的螺距怎样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3:32:59
T形螺纹和三角螺纹的螺距有什么区别

普通公制螺纹的牙型角是60°
计算公式如下:
螺 距 P
原始三角形高度 H=0.866P
牙高(工作高度) H=0.5413P
内 螺 纹 大 径 D--内螺纹公称直径
外 螺 纹 大 径 d--外螺纹公称直径
内 螺 纹 中 径 D=D-0.6495P
外 螺 纹 中 径 d=d-0.6495P
内 螺 纹 小 径 D=D-1.0825P
外 螺 纹 小 径 d=d-1.0825P
理论高度 H=0.8660P
工作高度 h=0.5413P
圆角半径 r=H/6=0.1443 P

螺距,螺纹上相邻两牙对应点之间的轴向距离。
1.两螺旋线上对应点间的距离 。

2.两螺纹间的距离。
3.两螺旋焊缝间的距离
如果带电粒子进入均匀磁场B时,其速度v与B之间成θ角,则粒子将作螺旋运动。而粒子在磁场中回转一圈所前进的距离叫做螺距(h):
h=2πmvcosθ/(qB)
单线螺纹的螺距等于导程,多线螺纹的螺距等于导程除以线数。螺距亦称牙距。
在英制中,以每一英寸(25.4mm)中的牙数来表明牙距。

螺旋CT的问世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螺距(pitch,P)。对早期的单层螺旋,各厂家对此定义是统一的,即螺距=球管旋转360度的进床距离/准直宽度。对于多层螺旋CT螺距的概念有点复杂,多层CT的一个准直宽度包含了多个相邻的图像。这样,厂家的不协商(或者说不妥协)导致了多层螺旋螺距公式中分母:准直宽度定义的混乱。例如:MARCONI等多层CT将整个准直宽度作为公式的分母(层数x单个准直器宽度),而GE等则将每一层图像的准直宽度作为分母。由于基础定义的混乱,造成了计算公式结果的混乱。前者无论是4、8还是16层,进床距离等于整个准直宽度时,计算结果螺距均等于1,而后者则不断变化,计算结果螺距分别等于4、8和16。这种不同厂家定义的混乱,造成了初接触多层CT者的困惑。

螺距是指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螺距只是指一个长度

T形螺纹和三角螺纹的螺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