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和西方伟大的诗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7:45:56
中国20世纪的诗人 和国外的诗人,谈谈个人的喜好

中国: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戴望舒,李广田,艾青,卞之琳,何其芳,南星,辛笛,覃子豪,纪弦
20世纪40年代:王佐良,陈敬容,杜运燮,穆旦,罗寄一,郑敏,唐祈,袁可嘉,牛汉,屠岸 20世纪50年代:周梦蝶,羊令野,方思,余光中,洛夫,罗门,蓉子,痖弦,昌耀,林泠
20世纪60年代:郑愁予,任洪渊,杨牧,叶维廉,食指
20世纪70年代:江河,北岛,芒克,多多,舒婷,刘自立,严力,杨炼,梁小斌,顾城
20世纪80年代:周伦佑,于坚,翟永明,王小妮,欧阳江河,廖亦武,孙文波,吕德安,韩东,骆一禾,孟浪,陆忆敏,陈东东,万夏,杨黎,张枣,李亚伟,西川,海子,小海
20世纪90年代:诗阳,李元胜,马永波,臧棣,树才,伊沙,余怒,叶匡政,戈麦,蓝蓝,桑克,西渡,杨键,徐江,安琪,孙磊,木朵,康城,朵渔,胡续冬,巫昂,廖伟棠,沈浩波,吕叶,马兰,庞培,宋非,杨小滨,冯志亮,章平
外国:史蒂文斯,洛尔伽,哈代,泰戈尔,纪伯伦,特拉克尔,叶慈,里尔克,鲁文·达里奥,约翰·弥尔顿,阿波利奈尔,庞德,奥森,艾略特…

戴望舒是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受晚唐李商隐诗风的影响,早期代表诗作多数写个人的哀愁,情绪比较低沉,《雨巷》就是如此。《雨巷》“具有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的环境渲染和丁香与姑娘意象的叠加,抒写出了游子的悲剧感和孤独感;诗歌的韵律优美,悦耳和谐,句中用韵的手法,被誉为开创了新诗音节、用韵的“新纪元”,他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抗战后他的诗风发生很大变化,许多诗歌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代表作品《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常采用对照、比喻、暗示等表现手法。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等。

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