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如何培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0:24:13
进入初三,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为学生着急,但“施压”、“漫骂”起步到什么效果,想听听各位高见,有什么把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已解决问题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孩子的自信心怎么培养??
[ 标签:自信心 培养,孩子,自信心 ] せロ果 回答:2 人气:2 解决时间:2009-03-13 19:45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坚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取得成就的一种情感,是意志品质的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它可以成为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去实现理想的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在其它能力相当的情况下,自信心强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婴幼儿从两岁起开始产生自信心,但幼儿之间的自信心差别很大。自信心强的孩子在做事前往往表现得很自信坚强,认为“我能行”、“我会”,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做事,勇敢而且充满信心。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而且还会拒绝别人的帮助,坚持独立完成;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遇事则认为“我不行”、“我不会”,往往依赖或轻易地求助于别人,做事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在新事物、新环境面前容易胆怯和退缩。自信心的强弱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自信心强的幼儿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敢于大胆探索,乐于与周围人交往,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自信心弱的孩子缺乏自我肯定的勇气,不相信自己,凡事总想依赖别人,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容易产生自卑感。一个人的进步能从自信中产生,落后往往是由于自卑造成的。自信心的强弱影响人的一生,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已成为幼儿教育新的课题。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幼年形成的。人在幼年时期形成的性格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家长应重视,而且要有意识地去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一、让孩子常说自信的话家长要启发孩子常说自信的话,激发他的自信心。如果对孩子说“你来帮妈妈摘菜好吗?”不如改为“你会帮妈妈摘菜吗?”把协商的语言改为激励的语言。让孩子常说“我会”、“我能行”.使孩子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自信心。二、对孩子多说鼓励的话家长应多以肯定与信任的态度和语言对待孩子,少一些批评指责,多一些鼓励表扬。对孩子一味地姑息迁就或批评指责,会使孩子无法获得对自己行为的肯定和对能力的自信。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也要提醒、鼓励孩子把事情做好。一句鼓励的话语“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