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审定,拟定,核定,编制,都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48:44
这几个词什么意思,怎么用,谢了

制定:
  制定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的法律规范,通过这种方式制定的法律,称为制定法或成文法。
  与“制订”的区别
  “制定”和“制订”,这两个词是近义词,但决不是同义词;尽管它们读音一样,但含义和用法是不完全相同的。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①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见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②“中国要不要制订西部开发法”一时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见2001年3月15日《中国市场经济报》2版)
  为什么这两个句子选用了不同的加点词语?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就会发现,“制定”的解释是“经过一定程序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制订”的解释是“创制拟定”。撇开它们相同的语素‘制“不谈,就看不同的语素“定”和“订”:“定”指决定、使确定,有完成了的意思,多强调行为的结果,可见和“了”连用,类似于英文时态中的“完成时”。比如我们编撰或整理前人的著作,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整理完毕,最后确定,准备发表的本子就叫它“定本”。而“订”则有“拟”的意思,未必形成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一般不能和“了”连用,类似于英文时态中的“进行时”或“将来时”。

  审定:审查决定
  拟定:起草拟定
  核定:核查确定
  编制:①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制成器物:用柳条~的筐子。
  ②根据资料做出(规程、方案、计划等):~教学方案。
  ③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