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赋记诵求天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可课试之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4:46:45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可课试之方”是什么意思,反映了科举制的什么弊端

反映了: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这句话是王安石说的,并不是科举制的弊端,而是北宋在人才选用上的弊端:人才选拔重视诗赋背诵,官吏任用重用科名资历。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注重实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凭着写诗作赋博闻强记选拔天下的士人,而没有学校培养造就人才的方法;以科名贵贱资历深浅排列在朝中的官位,而没有官吏考核实绩的制度。”这是王安石主张变革教育制度,实行科举改革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