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音乐 ape 与 flac .wave ,哪个音质更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4:40:23

就音质来说三者是一样的,只是压缩比不同而已 WAVE(100%) > APE(58.70%) > FLAC(55.50%)

因为wav是无损音频(不压缩的),而ape和flac叫做无损压缩音频(FLAC的压缩比为58.70%,APE的为55.50%,都能压缩到接近源文件一半大小)

不过论实用性,还是APE最好。

有网友建议,如果是刻录CD,还是将APE或FLAC格式的转换成WAVE后再刻录更好(wave是微软公司开发的波形声音文件)

目前无损压缩格式有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La、OptimFROG、Shorten等,而用来听的一般就只有APE、FLAC两种(一首5分钟44kHZ、16bit Stereo的WAV音频约占50MB左右的硬盘空间,所以不适合用来听音乐。)

以下是三者的对比:

FLAC
全称: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

FLAC更看重解码的速度。解码只需要整数运算,并且相对于大多数编码方式而言,对计算速度要求很低,在很普通的硬件上就可以轻松实现实时解码。
通常FLAC的解码速度比APE快30%

(目前编码速度最快的是WavPack和Shorten两种无损压缩格式,但这两种格式的非开源性限制了其普及)

很多消费者都经历过MP3的爆音问题,然后归咎于MP3质量有问题,其实,很大一部分爆音是因为音频压缩过程中,编码的微小损坏,造成在解码时,处理出来的数据与音频不一致,导致爆音现象。

无损格式压缩的不好也会导致编码损坏,而在处理这种问题时,FLAC的会以静音方式代替有损部分,而APE的处理则与常见的有损压缩格式处理的方式相同,以爆音方式代替有损部分。这一点FLAC设计的更人性化。

FLAC每个数据帧都有一个当前帧的16-bit CRC校验码,用于监测数据传输错误。对整段音频数据,在文件头中还保存有一个针对原始未压缩音频数据的MD5标记,用于在解码和测试时对数据进行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