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怜花依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1:19:38
这出自何处,何人写的? 请详细道来,如该诗句的背景,寓意等。
请高人指点!!!!!!!!!!!!!!!!!

《菩萨蛮·咏梅》 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嫩寒初破双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依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干,夜深花正寒。

  《菩萨蛮·咏梅》
  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嫩寒初破双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依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干,夜深花正寒。

  出自宋代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断肠集》。朱淑真与李清照齐名,但是遭遇却非常凄惨,婚姻生活不幸,抑郁而终。其作品不为当时世俗观念所容,被其父母焚毁。
  鉴赏:
  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往往被描写成中华民族坚贞、高洁等美好品性的诗化象征。朱淑真写过不少这方面的作品。这首《咏梅》词是体现朱淑真“清新婉丽、蓄思含情”(宋代魏端礼评语)之优秀风格的代表作。
  上片,先为“梅花”之出场刻画了一个特定的典型环境。在冬末春初的一个夜晚,词人情思悠悠地漫步郊野,抬头高瞻,只见几朵带雨的乌云一时凝聚在天空;低首近观,小桥下溪水潺湲,又给人增添了阴冷的感觉。就在这时一阵轻寒恍如幽影冲破了东风乍暖的气氛,使人更感到寒意森森。“蛾寒”之“蛾”在此通“俄”,为俄顷、不久之意,如《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始为少使,蛾而大幸为倢伃”。因之,“蛾寒”犹轻寒、嫩寒之意,别本于此即作“嫩寒”。另有学者认为“蛾”可指蛾眉,用以比喻弯月;此言一弯新月刚刚破云而出,那被东风吹拂的梅树摇曳着多姿的身影(韩秋白)。可备一说。桥下绵延不断的哗哗溪流之声送来一片幽香,这幽香弥漫在朦胧的月光之中,沁人心脾,涤人魂魄,令人流连,催人升华,使人意绪翩翩,不能自己……。此词本为咏梅而作,但却正如人们所赞赏的——它竟全篇不直言“梅”字,而着意挑出幽柔之“香”以涵概梅花的独特气韵,诚如宋人沈义父《乐府指迷》所言“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本篇正得其妙(印有志)。妙就妙在着一“香”字既突现了梅花芳馨幽艳的卓异风标,连同“和月”一起且又给人以嗅觉、视觉、味觉、触觉并生的通感联想。强调梅的“一枝”独秀,不仅有如林和靖赞梅名句“众芳摇落独暄妍”的高妙,展现了梅树凌寒傲骨的幽姿逸韵,而且跟词作的抒情主人于下片“独自倚栏杆”也暗相扣合而发人深思。
  下片,由梅花转至词人,着重写词人对梅花——借以对人世的执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