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语文十三岁的际遇补充习题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3:05:20
、“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冰冻的湖面上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这句话中的“掷下”换成“抛下”“丢下”好不好?
从以上两题的探究中,我们懂得了语言的锤炼,————。
七、比较两组句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我在7岁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
②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7岁的时候。

③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
④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

还有阅读

正确答案来啦~~~~~~(*-*)
①不好。
②在字典中“掷”的解释为“投”的意思。“抛下”和“丢下”首先没有表现出作者心中那份向往、温暖的感情,这两个词没有表现出来,其次这两个与句子的关系没有那么贴切。
第一组:
1.我在7岁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
2.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7岁的时候。

强调的内容不同。1强调是第一次知道北大,2句强调我7岁这个时间。

第二组:
1.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
2.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

语气不同。2句更突出母亲的语重心长和对自己内心的冲击,逗号对于句子的停顿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①不好。
②在字典中“掷”的解释为“投”的意思。“抛下”和“丢下”首先没有表现出作者心中那份向往、温暖的感情,这两个词没有表现出来,其次这两个与句子的关系没有那么贴切。
第一组:
1.我在7岁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
2.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7岁的时候。

强调的内容不同。1强调是第一次知道北大,2句强调我7岁这个时间。

第二组:
1.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
2.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

语气不同。2句更突出母亲的语重心长和对自己内心的冲击,逗号对于句子的停顿起到了强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