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压有什么区别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01:05
能告诉我吗

你去看物理书啊朋友

没有电压就不会产生电流,有了电压也不一定产生电流,必须是导体的两端存在电压,这样就会在导体内部产生电流。由于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在电压的作用下,导体内部的电子就从电压低的一端流向电压高的一端。但我们为了便于管理,确定电流是正电荷的移动,而不是带负电荷的电子流动,二者方向相反,因此就认为电流是在电压的作用下正电荷的流动产生的结果。就好像家里用水龙头,由于水管内部有水压,在水压的作用下,打开水龙头后产生水流。二者的现象和原理基本一致。水压相当于电压,水流相当于电流。

电压是电荷的势能,电流是电荷的动能。

比如说电池吧,在把电池连入电路后,电池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所以电池正负极间会产生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就是电压,由于金属导体只能靠电子的移动产生电流,所以电压会驱使负极的电子不断涌入正极,于是在导体内形成了电流(电流就是正电荷或负电荷定向移动产生的)

物体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电荷在物体内向一个方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虽然物体内部存在着大量电荷,但并不是所有电荷都能自由移动。金属原子只有一部分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比较弱,而成为可以在金属中自由运动的自由电子。金属中的电流就是这些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
导体内要产生电流,只存在自由电子还不行,还得有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使导体中有持续电流流过。因此导体两端必须保持一定的电位差,电位差通常称为电压,用E、U表示,单位是伏特(V)。在实际应用中,电位差一般由电源来提供。

电压、电流的物理关系是:自由电子的存在是形成电流的内因,电压则是形成电流的外因。就好比自然界有水存在,它是形成水流的内因;而水位的高度差的形成了水压,才是水流的外因。

电流与电压的计算关系:
A.欧姆定律: I=U/R
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

B.全电路欧姆定律:
I=E/(R+r)
I:电流(A)
E:电源电动势(V)
r:电源内阻,(Ω)
R:负载电阻,(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