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腹绿锦蛇有毒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2:00:18

灰腹绿锦蛇 (无毒)

  拉丁文名: Elaphe frenata

  物种特征:[识别特征]全长1 m左右,体尾均较细长,尾长占全长的五分之二。通身背面翠绿色,腹面淡黄色,眼后有一条黑色纵纹。幼蛇背面浅褐色,部分鳞缘色黑,彼此缀连显示黑色网纹,头侧有一黑色纵纹穿过眼。吻较长,眼大,瞳孔圆形;没有颊鳞;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2(1)+3(2);上唇鳞8,2-3-3或3-2-3式;下唇鳞 10,前5枚切前颔片。背鳞19-19-15行;腹鳞具侧棱,200~227;肛鳞二分;尾下鳞亦具侧棱,120~149对。 [分布]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国外分布于越南,印度。 [生物学] 栖息于海拔200~1000 m左右的丘陵与低山的林中,树栖。以鸟、蜥蜴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物。卵生,8~9月产卵5枚左右。 [估计数量] 稀有。 [致危因素及现状] 由于开山种粮,开发建设或砍树伐林,栖息环境大为缩减,加以乱捕滥杀蛇类,数量本来就很少的灰腹绿锦蛇的种群数量必然受到影响。 [驯养繁殖状况] 无。 [现有保护措施] 无。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锦蛇属蛇种主要以小型兽为食物,在人类居住区或耕作区活动的锦蛇则主要捕食啮齿动物如鼠类,对消灭有害动物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锦蛇类大多色彩艳丽,适于观赏,加以部分种类个体较大,往往大量被捕杀食用。因此建议将锦蛇类都列为保护动物。

  主要分布省份:浙江 安徽 福建 河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武夷山(福建) 南岭 大瑶山水源林(广西) 赤水桫椤 雷公山 习水 梵净山 茂兰 董寨鸟类 鸡公山 宝天曼(内乡) 武夷山(江西) 清凉峰 天目山(浙江)&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