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 语文 文言文 请详细解答,谢谢! (5 16:38:23)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48:07
                                                                 自见之谓明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1     "   自见之谓明"是什么意思?
     “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是什么意思?
2本文出自的一个成语是(   )
3楚庄王听了庄子的话后,为什么就停止了攻打越国/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能够认清楚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人。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意思。
智慧就像眼睛一样,能够看见百里以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隐含意就是你能看见别人的情况可是连自己的情况都没有弄清楚。)
2.自知之明,人贵有自知之明。
3.“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这些就是楚国现在的状况,楚国自己都还有一堆麻烦呢,怎么能去攻打别人呢?
4.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1.能了解自己才算称得上是明智。
这个道理就好像眼睛一样,能够看到一百步之外的景象,却不能够看到自己的眼睫毛。
2.自知之明
3.因为楚庄王的军队战败给秦,晋两国,失去了几百里的地盘,军队明显不够强大。庄蹻在我们的国土上盗窃,而官吏却没办法禁止,这是政乱的体现,军队弱小并且政乱,所以不能够去攻打越国。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说,做事情之前要了解自己的情况,正确估计自己。

1.“能够看到自己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谓的明智 2.自知之明 3.“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4.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2.目不见睫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