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小诗看“冰心体”小诗的特点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2:16:05

“冰心体”语言
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甚至一两行(最多也不过十几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感受和思索,暗示和寄寓一种人生哲理和美的情操,使读者引起丰富的联想。小诗的创作贵凝炼、含蓄、重暗示,以蕴藉隽永取胜。
1923年出版的冰心的《繁星》《春水》及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引起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与兴趣。
小诗体是从外国输入的,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等的影响下产生的,主要作家除冰心外,还有宗白华、徐玉诺等。冰心是小诗派的代表诗人,她的《繁星》和《春水》两个诗集所收的346首小诗,以讴歌母爱、童心和自然美为基本主题。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